词条 | 杨于庭 |
释义 | 杨于庭 (生卒年不详)字道行。南直滁州全椒(今属安徽)人。少聘陈氏女,及笄而瞽,或劝别娶,于庭不听,人高其义。万历七年(1579)乡试中举,次年进士,除濮州知州。征授户部员外郎,迁兵部职方郎中,因官场门户之争罢归。喜研《春秋》,《四库全书》收其《春秋质疑》十二卷。亦能诗文,现存万历二十三年钱塘知县汤沐刻《杨道行集》三十三卷,赋﹑骚﹑乐府各一卷,古近体诗十四卷,此称《诗集》,有单行本,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杨道行集》十七卷,即此本也;后十六卷为《文集》。集有季东鲁﹑李维桢﹑邹观光等序,汤沐等跋。诗多怨激之音,文则平衍可读。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三七录其诗七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五三录其诗一首。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二十一首。《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杨道行集》十七卷,亦仅为诗集,《总目》“提要”云:“其诗沿何﹑李之派,故拟骚﹑拟乐府古诗,不能变化蹊径。惟五言古诗,时露清挺,本色尚存。其官职方时,值宁夏及倭寇之乱,于本兵多所赞画。及事平,而竟中察典,与虞淳熙同罢归,是为万历中门户交争之始。故愤郁不平,屡形篇咏。然事殊屈子,而怨甚行吟,未免失之过激,与风人温厚之旨为有间矣。”清末陈田《明诗纪事》庚签卷一三录其诗一首。其生平见《(乾隆)江南通志》卷一六二。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