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常言道
释义
常言道

清代白话章回小说。4卷16回。无名氏撰;署“落魄道人编”。卷首有清嘉庆九年(1804)西土痴人序。今存有嘉庆十九年刊本。

作品讲明崇祯年间秀才时伯济的遭遇。时家祖传有金银钱的子钱。一日时伯济携子出游,落水失落金银钱,被人救上岸,来到小人国没逃城,见到财主钱士命家中供着金银钱的母钱。钱士命得知时伯济丢失子钱,便用母钱去引,不料连母钱也丢了。他又找测字先生李信算命却遭羞辱。一日钱士命闻井中有蛙声,下井观天,子母钱竟从天而降。之后,围绕着子母钱的得而复失,失而又得,串连起小人国中形形色色的小人,如冯世、施利仁、万弗着、吕强词、贾斯文等,他们为了得到金银钱,互相利用,勾心斗角,寡廉鲜耻,做尽坏事,最终仍是一场空。后来,时伯济改名时运来,一次不幸遇难,落入摸奶河中,被大人国的船救起,来到大人国的真城,见到了谦谦君子和好好先生。在这里人人好礼乐善、忠直诚信,与小人国真是天壤之别。后时伯济终寻回金银钱,与家人团聚,谈起自己的遭遇,感慨万端。

《常言道》是一篇独具风格的讽喻小说,其中处处体现着作者的寓意,如人名:时伯济(时不济)、钱士命(钱是命)、施利仁(势力人)等;地名:小人国没逃城,大人国真城(真诚)、摸奶河(莫奈河)等。同时,在全书的总体结构中,作者让主人公时伯济在小人国中历经磨难后,又入大人国,旨在以小人之秽语恶行来“惩创逸志”,以大人之嘉语善行来“感发善心”,以此来表现作者惩恶扬善的创作目的。

顾青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346-534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