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南洋淘金记
释义
南洋淘金记

现代长篇小说。司马文森著。初载1948年9月至1949年5月香港《文汇报·社会大学》副刊。署名何汉章。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手法。1949年12月香港大众图书公司出版单行本,改为第三人称手法。作品描写南洋华侨的生活和斗争情景。30年代,一群青年怀着淘金梦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南洋菲岛。然而,菲岛的一切都与人们想象的相反,到处充满贫困、饥饿、赌场和暗娼。很多人陷入生活的困境,有的流落街头,有的走上了堕落的道路,30年代中期,日本为了配合全面侵华的目的,在菲岛大搞排华反华活动,日本商界不惜用廉价拍卖的方式,向人们灌输其侵华政策。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何章平等华侨青年开展了抵制日货的斗争。“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侵华野心进一步暴露,激起了南洋华侨的民族义愤,青年们在菲岛革命组织负责人沈清源和王彬的领导下,参加了由各界华人组成的抗日联合会,组织请愿和罢市斗争。青年们在斗争中逐渐成长,一些本来受黑社会利用和控制的老华侨也逐渐激发起爱国热情,自觉地参加到反日斗争中来。蓬勃兴起的抗日斗争引起了日本人和殖民当局的恐惧,亲日分子开始采取卑劣的手段暗杀华侨抗日联合会的主要领导人,殖民当局警察署根据国民党总支部提供的名单,大规模地拘捕抗日志士,致使华侨的抗日斗争遭到挫折。但是斗争并没有停止,而是以一种特殊的形式进行着。亲日分子和奸商不时受到各种形式的惩罚,何章平在国民党总支部门前张贴反对国民党政府卖国政策的标语时不幸被捕,并被判刑10个月。但是何章平被遣送回国以后并没有丧失斗争热情,而是以新的姿态投入了轰轰烈烈的国内抗日斗争。他打算和一些抗日青年一起到闽西苏区去。作品歌颂了华侨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性格,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东南亚人民的抗日斗争。

吴怡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23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