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八月的乡村
释义
八月的乡村

现代中篇小说。萧军著。上海奴隶社1935年初版,列为“奴隶丛书”之一,鲁迅作序。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拱手将东北出让给日本帝国主义,东北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奋起反抗,八月的乡村到处燃起抗日烽火。作品以此为背景,描写活跃在长白山地区的磐石游击队艰苦奋斗日益壮大的故事。这支队伍人数不多,大部分队员是贫苦农民,小部分是青年学生,其中还有参加过“胡子”(土匪)的人,他们在抗日救亡的感召下,投身到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来了。打炮台,攻据点,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给日寇汉奸以沉重的打击。他们给抗日队伍带来新的血液,同时也把各自的坏习气和坏意识带进革命队伍。在一次战斗中,唐老疙瘩见到情人七嫂被日寇糟蹋得不成样子,违反了纪律,不肯离去,以致贻误战机,自己也死在敌人的枪弹之下。唐老疙瘩的死唤醒了李七嫂,她扛起唐老疙瘩的枪,英勇前进了。队长铁鹰,不仅战斗得十分勇敢,而且时时注意克服自己报私仇的狭隘观念,他在每一个人姓和名后面都加上“同志”二字,表示他要把自己的生命和理想全部融进革命。知识分子肖明和朝鲜姑娘恋爱,一时为个人感情所囿,忘记了抗日救亡的责任。领导和战士对他们进行耐心的教育,使他们改正了错误。最后,为了迎接更艰苦的斗争,队长带领队伍到东安进行整顿,沿途一批批青年自动加入,象征着中国人民抗日武装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八月的乡村》是第一部描写东北人民的苦难以及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抗日,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作品。鲜明的时代性和浓郁的东北地方色彩使这部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鲁迅称赞它“显示着中国的一份和全部,现在和未来,死路和活路”(《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给予鼓励和很高的评价。

邓逸群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0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4:2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