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扇子参 |
释义 | 扇子参 满族民间故事。流传于辽宁、吉林等地的满族聚居区域。叙述早年在新宾县有郎姓爷俩靠挖棒槌(人参)为生。一次,他们在一山沟里发现了大棒槌,因其变成姑娘,而被怕羞的儿子放走。连续两年如是,在父亲的责骂下,第3年那人称“郎傻子”的儿子才抓住姑娘,却又经不住她的苦苦哀求而再次放行。老头带着无限的遗憾而死。后来那姑娘——千年的参精,为报答傻子3次放行,使她得以完成千年修行的恩情,与郎结为夫妻。婚后一年,郎欲返乡安置父亲的骨灰,妻子便交给他一把扇子,告诉他,想念她的时候,打开扇子便会见面,但不可在人前开扇。途中,山货庄掌柜的设计将郎灌醉,并抢走扇子。正当掌柜的打开扇子,欲抓郎妻时,郎醒来推开掌柜的,郎妻跳窗而逃,慌忙中遗未足月的人参娃娃于窗下。郎与掌柜的经过激烈争夺抢下了人参娃娃,然而娃娃已断裂身亡。郎返乡后将父亲的骨灰和人参娃娃埋葬。他发现埋娃娃的地方长出一株8品叶的参苗,并从土里蹦出个人参娃娃来,落地便叫他“爸爸”!正值父子团圆时,背后传来笑声,郎传身发现妻子站在身后。一家3口又回到了深山老林,那山货庄在郎走后的当晚被一把大火烧光,黑心的掌柜也被活活烧死了。原作由齐广义讲述,金天一、俞智先整理。载《满族民间故事选》(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辽宁、吉林、黑龙江分会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81年出版)。 关玉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152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