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大曲
释义
大曲

乐府相和三调发展的最高形式。所谓“大”,是指乐曲的规模而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26的解题说:“诸调曲皆有辞有声,而大曲又有艳有趋有乱。……艳在曲之前,趋与乱在曲之后,亦犹吴声、西曲前有和,后有送也。”正如近人逯钦立所说:“‘大曲’之所以为‘大曲’,主要的条件就在‘艳’、‘趋’的填有歌辞,因而使一个曲调的歌辞,有了数量上的增加。”(《相和歌曲调考》)据《宋书·乐志》载:大曲十五曲,一《东门》、二《西山》、三《罗敷》、四《西门》、五《默默》、六《园桃》、七《白鹄》、八《碣石》、九《何尝》、十《置酒》、十一《为乐》、十二《夏门》、十三《王者布大化》、十四《洛阳令》、十五《白头吟》。

齐天举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1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