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我底记忆
释义
我底记忆

现代新诗集。戴望舒著。上海水沫书店1929年4月初版,上海东华书局1931年再版。收新诗26首。这是诗人的第1部诗集,写于1922年至1929年,分为“旧锦囊”、“雨巷”、“我底记忆”3辑。“旧锦囊”中的诗,抒写以爱情为契机的个人哀怨。在“幽夜沉寂又微凉”的氛围中,诗人以哭泣来排解“烦忧”(《静夜》),对“此地黑暗的占领,/恐怖在统治人群”(《流浪人的夜歌》)的现实表示不满与否定。作者又感到自己只是一个“飘泊的孤身”,无力与现实搏斗,以至陷于苦闷和颓唐:“我要与残月同沉”。“人间伴我惟孤苦,/白昼给我是寂寥”(《生涯》),表明诗人的思想感情盘旋在狭小的个人生活的领域里。细腻的官能感受,情感色彩的捕捉,关注自己的心境胜过关注人生,这是体现在“旧锦囊”这一辑诗中总的倾向。第2辑“雨巷”情绪依然低落。《回了心儿吧》呼唤失去的爱情,《Speen》(忧郁)有着更多的失望和痛苦。《雨巷》写一位青年常常独自彷徨在悠长的雨巷,等待一位如丁香一样姣好的姑娘;姑娘“静静地走近”,“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然而姑娘象梦一般地从“我身旁飘过”去了;除了春雨打在油纸伞上的声音,只剩下“颓圮的篱墙”,“寂寞的雨巷”。这首诗在《小说月报》发表时,叶圣陶认为它是对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作者从此得到“雨巷诗人”的称号。“我底记忆”一辑中的《我底记忆》、《路上的小语》、《林下的小语》、《独自的时候》、《秋天》、《对于天的怀乡病》等记录了诗人爱情生活的风波及心灵上的痛苦。《断指》表达对一位革命烈士的敬悼,色调比较明亮,在新诗运用现代口语上有所突破。

张大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00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