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涂光群
释义
涂光群1933—

当代编辑家。湖北省黄陂县人。文化艺术出版社编审。由小学念到高中二年级,1949年参加工作。1950年中原大学文艺学院文学创作班学习。1951年4月分配到《长江文艺》任编辑,受到于黑丁、李季、陈荒煤等的培养,热爱文学编辑工作,曾帮助加工并发表了彭永辉、未央的第一篇小说、散文作品。1953年1月调《人民文学》任编辑,接受萧殷、杨思仲(陈涌)、秦兆阳、张天翼等的言传身教,决心献身人民的文学编辑事业。1956年至1957年代理该刊小说散文组长,曾从来稿中发现并推荐在本刊上发表了和谷岩的《枫》。这期间,他发现、积极组织和协助主编发表了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刘宾雁的《在桥梁工地上》和《本报内部消息》、萧平的《三月雪》、耿简(柳溪)的《爬在旗杆上的人》、耿龙祥的《明镜台》、李国文的《改选》、宗璞的《红豆》等一批有影响的小说。1959年至1960年任该刊评论组长,组织发表了邵荃麟、张天翼、唐弢、林默涵、梁斌、杨沫、吴强、刘白羽、李希凡等谈创作的文章。1961年至1966年任该刊小说组长,协助主编组织发表了欧阳山的《在软席卧车里》及《金牛和笑女》、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艾芜的《野牛寨》以及陆文夫的《二遇周泰》和《葛师付》、方之的《岁交春》、谢璞的《五月之夜》、萧平的《圣水宫》和《宇文翠》、汪曾祺的《羊舍一夕》、萧育轩的《迎冰曲》等许多小说。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73年春至1976年2月,涂光群任《体育报》文艺副刊负责人。1976年3月调回《人民文学》编辑部,先后任小说散文组负责人、小说组长、编辑部副主任。这期间,经他促使组织或发现并大力推荐在本刊发表了刘心武的《班主任》和《我爱每一片绿叶》、莫伸的《窗口》、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徐迟的《地质之光》和《哥德巴赫猜想》、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弦的《记忆》、韩少功的《月兰》和《西望茅草地》、刘富道的《眼镜》、李国文的《月食》、陆文夫的《献身》、宗璞的《弦上的梦》、李陀的《愿你听到这支歌》、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该篇原题为《老厂长的新事》,由涂光群改定此名)、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王润滋的《内当家》、柯云路的《三千万》、张抗抗的《夏》等许多优秀作品。1982年在《人民文学》编辑部被评为副编审。

1982年3月至1983年底,涂光群在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任副研究员。1984年初调到文化艺术出版社任编辑部主任、《传记文学》杂志主编,1988年被评为编审。1990年他责编出版了《中国当代名作家小传》(何火任主编)等书。

涂光群从青年时代起,几十年中写作发表了文艺评论、杂文及散文、小说各数十万字。197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与鲁光合著的长篇报告文学《踏上地球之巅》。1987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散文集《西域探奇录》。

何奈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10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