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萨都刺
释义
萨都刺1272—?

元代诗人。字天锡,号直斋。西域回回,占籍雁门(山西代县)。早年家境贫寒,曾远涉吴、楚,经商谋生,并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泰定四年(1327)方中进士,年已50多岁。任翰林国史院应奉文字。天历二年(1329)出为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历任南台掾史、燕南肃政廉访司照磨等佐贰微职。后至元元年(1335)迁福建肃政廉访司知事,后至元三年任燕南肃政廉访司经历。后至元五年改任淮西江北道肃政廉访司经历。此后便弃官归隐安庆司空山。卒年不详(一说卒于后至元六年,1340)。

萨都剌是元代重要的出身于西域的诗人。早期与卢挚、曹鉴有过唱和,又与虞集、薛昂夫、吴克恭、大訢、张雨、马祖常等诗文家有过往还,是诗坛比较活跃、交游面比较广泛的人物。他一生仕途失意。除作过一任翰林应奉,20余年游宦各地,沉伦下僚。但他的诗才则受到时人的推重,虞集曾说:“而进士萨天锡者,最长于情,流丽清婉,作者皆爱之。”(《清江集序》)元末文坛盟主杨维桢甚至说:“天锡诗风流俊爽,修本朝家范。《宫词》及《芙蓉曲》,虽王建、张籍无以过矣!”(《竹枝词序》)他的诗词不只是在出身于西域的诗人群中,就是在整个元代文坛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一般来说,他的作品比较富于文采,有较强的文学性。他手订的诗集《雁门集》曾刊行于元至正年间,但今天已经见不到了。现存的萨都剌诗集都是后人所编,卷帙也不一致,其中以他的后裔萨龙光所编校的《雁门集》14卷比较通行,并有殷孟伦等的标点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他的《鬻女谣》、《早发黄河即事》表达了面对现实的正义感;《即事》、《过居庸关》、《醉歌行》、《奎章阁感兴》以其深刻的反思受到称赏。他的怀古之作有相当高的成就,“一时人物风尘外,千古英雄草莽间”(《台山怀古》)是传诵不息的名句。萨都剌还以宫词著称,这类诗篇为他赢得了许多读者。他的词流传至今的仅有十余首,其[满江红]《金陵怀古》、[念奴娇]《登石头城》以洗练的笔触融铸古今于一篇,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萨都剌还是元曲家,《太和正音谱》评他的作品“如天风环佩”。但他的散曲作品没有流传到今天。他的文章传世极少,仅见1篇,即为《武夷诗集》(张一村编)所作的序。他还是名列《书史会要》的书法家,并有绘画作品传世。“萨都剌”是蒙古文的译音,含意是济善。剌又译作拉。关于他的族别,历来有异说。也有人认为他是蒙古族(《四库全书总目》);甚至还有人说,他本是汉族,姓朱,冒为西域回回(孔齐《至正直记》)。这些说法都不可靠。

杨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238-523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