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随想录
释义
随想录

当代散文集。巴金著。全书共5集,均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第1集《随想录》1980年6月第1版,第2集《探索集》1981年7月第1版,第3集《真话集》1983年2月第1版,第4集《病中集》1984年12月第1版,第5集《无题集》1986年12月第1版。全书收入作者1979年至1984年间写成的150篇散文,共42万字。作者说:“我不是为了病中消遣才写出它们;我发表它们也并不是在装饰自己。我写因为我有话要说,我发表因为我欠债要还。十年浩劫教会一些人习惯于沉默,但十年的血债又压得平时沉默的人发出连声的呼喊……我把这五本《随想录》当作我这一生的收支总账。”

本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立足于改革开放中的现实,追溯十年浩劫的悲剧根源,思考民族和人类解放的根本道路。作者以感人至深的文笔谈到老舍、杨朔、远千里、杨丽坤等作家、艺术家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悲惨遭遇,揭露了被林彪、“四人帮”一伙招来的封建主义瘟神。在这场浩劫中,无数生活中的美被泯灭了,无数人性的善和力被异化成摧残人的力量。作者提请人们深思的正是封建主义邪恶本身的可怕,而不仅是邪恶产生的个别罪行的可怕;提请人们怀着对这场浩劫的深广忧愤,担负起驱除封建幽灵,建设民族“四化”大业的历史使命。

本书的基本内容之二是以作者丰富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思想斗争经验,探索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正确道路。作者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体会到,古今中外真正有生命力的作品,都是作家面对人民,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写成的,“作家是战士、是教员,是工程师,也是探路的人”。针对有些人希望制订“文艺法”来保护作家创作权利的意见,作者认为,光有一部“文艺法”也不能象安全帽那样保护忘我工作的人,创作权利的保障有待于整个法制的健全,文学艺术的繁荣有待于整个民主局面的开创。

在思考历史和现实的同时,作者也认真地解剖自己,梳理自己的思想历程,迈向更高的精神境界,这是贯串《随想录》的基本旋律。作者剖析十年浩劫的社会根源,看到自己身上也残存着它的某些悲剧因素。他不是进行不分巨细的忏悔,而是紧紧抓住灵魂中缺乏人的自觉意识这一弱质,在痛愧警觉中焕发前进的力量。

全书的艺术笔法朴素、真切、洒脱,形散意不散,在短小自由的形式中融贯着绵密的文思,在朴实亲切的文笔中抒发着炽烈的情感,成为作者求索人生、探求光明的艺术丰碑,在海内外读者中引起广泛的反响,被许多文艺界人士誉为“巴金晚年的伟大完成”。该书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杂文(集)荣誉奖。

花建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563-556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