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中国近代报刊史
释义
中国近代报刊史

近代报刊研究论著。 方汉奇著。1981年6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太原)出版。全书分为7章,每章又分为若干节。其7章的章目是:(1)中国早期的报纸;(2)外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3)中国资产阶级报刊的萌芽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办报活动。(4)民主革命准备时期的资产阶级报刊;(5)民主革命高涨时期的资产阶级报刊;(6)辛亥革命前后的资产阶级报刊;(7)民国初年和北洋军阀统治初期的报刊。其中第1章概述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中官办邸报。民间小报、农民义军的揭帖等发展简况。从第2章起,较详细地论述了我国从1815年至1918年这一百年间近代报刊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从总体看,该书史的脉络比较清晰,既客观地再现了近代报刊的发展轨迹,又反映了近代报刊发展中的某些特点。如:近代报刊是伴随着列强的文化侵略而产生的,因而最初只是洋人在中国办报,然后才过渡到中国人自己办报;由于报纸比期刊更为及时,更能适应急遽变化的时代,因而报纸的产生要比期刊早得多;近代报刊主要是适应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政治需要而产生的,因而它们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政治性;近代报刊在近代社会的变革(包括文学的变革)中起过巨大的作用,也是近代历史的忠实记录,因而具有不可估量的史料价值(包括文学史料价值);等等。该书的史料相当翔实,作者对近代主要报刊的产生背景、起讫时间、政治倾向、主要内容、历史作用以及本时期主要报刊工作者的生平简历和历史贡献,都有不同程度的论述。其主要缺点是,该书对近代报刊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作用论述较为充分,而对它们在文化、文学、艺术和学术方面的作用却论述较略;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还有不少‘左’的观点的影响和思想束缚的痕迹”(《后记》)。然而迄今为止,我国报刊史的研究仍处于拓荒阶级,因而仍不失为这方面最有参考价值的著作。

裴效维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86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3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