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中国西部文学1
释义
中国西部文学1

当代文学流派。这个流派的逐渐形成具有深厚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新时期中,我国奉行改革、开放政策。作为西方世界独特文化现象的“美国西部电影”和“美国西部文学”在中国文艺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出现了具有较大冲击力的“文学寻根”思潮,表现秦汉文化、魏晋文化、湘楚文化、吴越文化、京津文化、葛川江文化、大草原文化等“文化寻根”的小说和诗歌相继问世,形成了鲜明的文学地域性特色。中国电影界首先有人把表现中国西部地区(主要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风情的影片称为“西部电影”。西安电影制片厂将《电影创作》改名为《西部电影》。宁夏的文艺刊物《六盘山》、《文苑》等,也先后宣布以开拓西部文学为办刊宗旨。接着甘肃出版的《当代文艺思潮》等刊物开展了“西部文学探讨”“西部文学论坛”等专题进行讨论。新疆把有多年历史的文艺刊物《新疆文学》更名为《中国西部文学》。国内许多有影响的报刊都发表文章,对“中国西部文学”观念加以首肯。不少有影响的作家,都自觉地探索创作中的“西部精神“。

中国西部地域辽阔,交通不便,气候恶劣,经济和文化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状态。同时,西部又有过繁荣昌盛的汉唐文化的遗韵和“丝绸之路”开放所带来的影响。在社会生活和文化心理上出现尖锐的矛盾和巨大的反差。在西部地区人民生活和文化意识中流贯着一种独特的精神:既封闭又开拓,既纯朴又粗犷,既沉郁、内向又乐观、豁达。那些在西部地区生活和战斗过的作家,大都经历过坎坷的命运,80年代逐步进入创作的旺盛期,在自己的创作中自觉地表现出这种“西部精神”。他们中有张贤亮、贾平凹、唐栋、邵振国、路遥、李斌奎、李小巴、陈忠实、昌耀、杨牧,还有王蒙、史铁生、朱晓平等人的部分作品。

“中国西部文学”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正在形成而未臻成熟。他们创作的意蕴和风格各有差异,但在“西部题材”的作品中,几乎都注意到对西部地区的自然山川、人文地理、经济生活和环境氛围的富有特色的描绘;对浸润着西部特色的人的精神气质、人情风俗的生动表现;对绵延悠远的文化传统、历史遗迹、宗教影响的追寻;对粗犷纯朴、野性的人道精神以及沉淀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心理积淀(诸如古朴美德掩盖着的精神麻木,未经世故的初民之爱,人的自然化和对力的崇拜,对文化的神秘感和想往之情等等),都以他们各自独特的题材领域和艺术视角进行了开掘。

缪俊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848-84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7:4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