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左宗棠
释义
左宗棠1812—1885

近代诗文家。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1832)恩科举人。3应礼部试不售,遂绝意仕进,究心经世之学。曾伏处乡里,课徒自给10余年。后任国史馆誊录,积劳得拣选知县。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攻克长沙,应聘入张亮基、骆秉章军幕,因功得保同知直隶州。五年(1855),御史宗稷辰奏保其有独当一面之才。次年,即以兵部郎中用。咸丰十年(1860),奉清廷特旨以四品京堂襄办军务,赴浙江、江西前线与太平军作战。次年升任浙江巡抚。同治二年(1863),所部楚军占领金华、衢州等,迁闽浙总督。太平军主力失败后,又追击太平军余部李世贤、汪海洋,消灭于广东嘉应州。其后历任陕甘总督、督办新疆军务钦差大臣、军机大臣、两江总督等要职。他既在剿灭捻军和西北回民起义军等方面为清廷建立了功勋,又在保卫新疆,发展新疆经济、文化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病逝于福州。封二等恪靖侯,谥文襄公。光绪十一年(1885)上谕赞其“学问优长,经济宏远,秉性廉正,莅事忠诚”。

左宗棠之文质朴无华而宛转有致。如《何子贞墨迹书后》曰:“余交子贞昆弟卅余年,在朋辈称深者。子贞天怀洒落,敦挚能久,在诸昆中尤著。晚主城南讲舍,意不自适,乃纵迹吴越,将老焉。余每咎湘中承学之士无以安长者。筠轩比部挟此册视余金城,意以此永其先德,即此足知其有异于湘人也,书此归之。”其诗亦朴实无华而近乎拙。早年诗反映了他身在下层而希图富贵的思想。如《二十九岁自题小像》云:“犹作儿童句读师,生平至此乍堪思。学之为利我何有?壮不如人他可知。蚕已过眠应作茧,鹊虽绕木未依枝。回头廿九年间事,零落而今又一时。”“十数年来一鲜民,孤雏肠断是黄昏。研田终岁营儿哺,糠屑经时当夕飧。五鼎纵能隆墓祭,只鸡终不逮亲存。乾坤忧痛何时毕,忍属儿孙咬菜根。”道光十三年(1833)《燕台杂感》云:“世事悠悠袖手看,谁将儒术策治安?国无苛政贫犹赖,民有饥心抚亦难。天下军储劳圣虑,升平弦管集诸官。青衫不解谈时务,漫卷诗书一浩叹。”虽自言袖手旁观,不解时务,却知道民为邦本。当其位居要津以后,特别是当他转战西北之时,则多抒发思乡情怀。如《题阶州知州顾超所画秋山无尽图》云:“行尽秋山路几重,故山回首白云封。阿超知我归心急,为画江南千万峰。”著有《左文襄公全集》134卷,奏稿约占三分之二。

赵慎修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41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7:5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