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汉书艺文志讲疏
释义
汉书艺文志讲疏

古典目录学著作。顾实著。商务印书馆1924年初版。列为“东南大学丛书”。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由于著录了当时存世的书籍,考证了各种学术派别的渊流,成为中国最早的图书目录,也是研究两汉时期目录学和学术思想难得的史料,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自宋代王应麟以下,或为考证,或为注解。近世学者顾实有感于前人之不足,从学术史的角度撰成该书,以期“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该书所引《汉书·艺文志》原文依当时通行官本及王先谦《汉书补注》本。讲疏部分则参考了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钱大昭《汉书辨疑》、朱一新《汉书管见》、周寿昌《汉书校注补》、沈钦韩《汉书疏证》、王先谦《汉书补注》及近人姚明煇《汉书艺文志注解》、孙德谦《汉书艺文志举例》、薛祥绥《七略疏证》、许本裕《汉书艺文志笺》等著述。除对各种书籍的作者、生平、书籍性质、《艺文志》的体例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评介外,还包括下列几项内容:首先,对经学上的今古文之争提出了个人见解。著者通过对两派的来源、授受、流变、争论等条分缕析,旁征博引,将学术史上这些关键而又复杂的问题作了比较清楚的考辨,使每部经书的来龙去脉较清晰地显示出来。第二,先秦著作往往非一时一人之作,而是历时长久,出于众手,其内容往往驳杂不纯。著者于每家学说的渊源、变异、成书、作者和过程,均一一作了剖析和辨正。第三,上古典籍,大半散佚,存者真伪杂陈,情况颇为复杂。著者考订了亡残书籍的亡残年代;对逸篇佚文、名称、出处、辑本,尽量列举;材料贪乏的佚书,有关其内容、撰文记载的片言只语也多方搜罗,以资参考。第四,对后世研究著作,摘要附录,简评优劣,以便博览。第五,对同书异名和同名异书作了训释和说明。

郑永晓,张君萍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67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