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官场现形记
释义
官场现形记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5编60回。南亭亭长(李伯元)著。约初载于光绪二十九年三月至三十一年五月(1903年4月至1905年6月)《世界繁华报》(上海)。光绪二十九年八月至约三十一年十一月(1903年9月至约1905年12月)世界繁华报馆出版单行本,线装3册。卷首有光绪癸卯(1903)中秋后五日茂苑惜秋生(欧阳钜元)《序》和佚名《序》。翻印本多达数十种。现通行者为1957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铅印标点本,平装2册。

此书是集中揭露晚清官场腐败的第一部谴责小说。全书既无主干人物,也无中心事件,而由上百个人物和三十几个故事蝉联而成。所写人物上自慈禧太后、军机大臣、朝廷钦差、封疆大吏,下至府州县官、幕僚清客、佐杂衙役。这些人物盘踞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构成了个“畜生的世界”。一方面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互相倾轧;一方面上下勾结,狼狈为奸,共同渔肉人民。作品主要突出了3方面的内容:

其一,揭露了官场贪赃枉法,贿赂公行的极端腐败。晚清的官吏虽然千奇百怪,但无不以为做官是人世间“利息”最大的一种“买卖”,“任他缺分如何坏,做官的利息总比做生意的好”。因此他们抱着“千里为官只为财”的宗旨,对百姓不择手段地敲骨吸髓,千方百计搜刮民脂民膏。譬如:舒军门单靠克扣军饷一项,每年就可捞到上百万两;两位钦差奉命至浙江查办,只玩了个“只拉弓,不放箭”的把戏,两百万两便溜进了腰包;如此等等。各级官吏之所以敢如此肆无忌惮地贪赃枉法,原来其总根源在于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她不仅是全国最大的贪污犯,而且是大小贪污犯的庇护神,甚至公开纵容官吏“捞回两个”。

其二,描绘了官吏昏愦糊涂,平庸无能的各种丑态。由于清政府实行八股取士和捐官制度,致使百无一能的腐儒和三教九流的蠢材充斥晚清的官场,其结果只能是政同儿戏,贻讥万世。比如“拔贡出身”且“做过一任教官”的南京制台贾世文,居然说他家所藏宋朝苏轼的《前赤壁赋》,是东晋王羲之手写,汉朝石匠所刻。而被这位文制台视为“洋务中出色能员”的候补知县毛维新,其本领却只有两样:一是能够背诵早已过时的《江宁条约》;二是能把辫子剪成短发。

其三,揭露了官吏恐洋媚外,丧权辱国的罪行。晚清的封建统治集团不仅完全丧失了治理内政的能力,同样也完全丧失了保卫国家的能力,甚至甘愿做洋人的奴才和走狗。他们的信条是:“那一国的人做了皇帝,他百姓总要有的,咱们只要安分守己做咱们的百姓,还怕他们不要咱们吗?”因此洋人“说怎么办就怎么办”,“他们要瓜分就让他们瓜分”。比如某洋人在长沙无故打死了一个中国儿童,激起了当地群众的公愤,而总理衙门竟屈服于洋人的压力,不但使凶手逍遥法外,而且竟将湖南巡抚革职。

《官场现形记》突破了中国小说远离现实的传统模式,开创了揭发时弊,干预时政的小说新格局,促进了晚清谴责小说的大繁荣和清末民初社会小说的大发展。因而鲁迅给予“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指出其“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的艺术缺陷(《中国小说史略》)。

裴效维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991-399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8: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