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多收了三五斗
释义
多收了三五斗

现代短篇小说。叶圣陶著。初载《文学》1933年7月第1卷第1期。收入上海良友图出印刷公司1936年版《四三集》。曾被选入鲁迅和茅盾1934年共同选编的英译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草鞋脚》。小说描绘30年初年农村“丰收成灾”、“谷贱伤农”的社会现象。江南某地的农民们在逢上一个好年景,每亩多收了三五斗粮之后,谋划着粜了米交租还债,再买些多年渴望而不可得的必需日用品。当他们把米船摇到镇上的时候,才知道米价猛跌,原来可以卖15块钱一担的米,如今只能卖5块钱一担。洋米洋面充塞市场,米商的“同行公议”压低米价,加上关卡遍布,沿途苛税,使“旧毡帽朋友”们的希望象肥皂泡一般地迸裂了。他们忍心将米贱卖之后,索性沽酒解愁,面对严酷的现实,提出了“种田,到底替谁种”的疑问,愤愤地议论如何反抗,出路究竟在哪里。小说没有一般地写农民备受剥削、压迫的苦况,而是通过丰收后农民的一线希望在种种挤压下顿成泡影、依然走投无路的情景,揭示出造成农民悲惨命运的多方面的时代和社会根源。特别是借米行老板之口点出洋米洋面的倾销是导致米价下跌的突出原因,从而揭示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是造成中国农村日益破产,农民越发贫困的重要因素,使作品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与作者20年代的短篇小说相比,在构思与主题的开掘上可以看出作家在观察社会生活时更加注意对时代特征的把握;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觉醒和反抗情绪,也显示出作家在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的重要发展。

小说采用类似散记随笔的写法,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也不设中心人物,而着力于社会生活场面和群体人物情绪变化的描写;对于江南乡镇风俗的描绘,朴实、细致、真切,表现了作家对短篇小说多种形式、手法和风格的开拓。

陈寿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161-216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