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蓝鸿恩
释义
蓝鸿恩1924—

当代作家、民间文艺家。壮族。广西马山人。幼年丧父,小学尚未毕业即回家放牛。3年后上初中,毕业时又丧母,便以教书糊口。不久考上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因参加党的外围组织“抗先队”而遭开除,流浪到重庆,曾做过茶房、书店杂工、报社练习生、农场工人,后到重庆国立复旦大学读书。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奉命到川东北从事地下工作,曾任游击队大队政治教导员。1948年被国民党当局通缉,逃亡到桂林,后转移到游击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3支队8大队政治教导员、特派联络员。解放后历任区委书记、地委秘书、省人民政府人事厅干部科科长、文化局艺术科科长、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办公室主任、区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1984年曾任中国民间文化代表团团长,领团出访巴基斯坦。1985年离休。现为广西区文联顾问、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广西大学兼职教授。1941年曾以“文林”为名在南宁出版的《曙光报》发表哀民生之疾苦的诗歌《黄昏,我渡过江河》。在重庆时,以“蓝林”为名在《新蜀报》、《新民报》、《新华报》等发表过《打花鼓的女郎》、《篝火》、《野孩子》、《蓝色的森林》等诗歌、散文。到桂林后,曾在当时的《广西日报》发表《忧郁的旷野》等散文。以后创作活动中断。1955年恢复写作,先后在《红水河》、《广西文艺》、《民族团结》、《广西日报》等报刊发表《韦金星与蓝桂花》、《不灭的火焰》、《水坝》等短篇小说、诗歌、散文,并创作、出版了《牛二装病》、《红河烽火》、《油漆匠嫁女》、《百鸟衣》、《红旗记》、《小路翻车》、《红铜鼓》等壮剧、邕剧剧本。同时与人合作翻译、整理发表了壮族民间长诗《布伯》。1962年调到广西民间文艺研究会以后,专门从事民族民间文学搜集、翻译、整理、研究工作,发表了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选编出版有《公颇与土司老爷》、《壮族民间故事》、《神弓宝剑》等,并发表了《历史的脚印》、《德国的灰姑娘与壮族的达架》、《关于嘹歌》、《人的觉醒——论布伯的故事》、《壮族英雄性格的颂歌》、《花山探谜》等论文,出版有论文集《广西民间文学散论》。

瀚滇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929-593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