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吕氏春秋
释义
吕氏春秋

先秦典籍。为战国时期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而成,《汉书·艺文志》列为“杂家”。全书26卷,分8览、6论、12纪,故世又称《吕览》。据说书成以后,不韦悬书于国门,谓有能增损一字者赏赐千金,而卒无一人能作改动。

是书虽以辑合先秦各家旧说而成,但整体上则有鲜明的倾向性,概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兼取老庄至公至正,自然无为之旨和墨家去私守法、节丧首时之义。对兵家、农家亦给以重要地位,对法家、名家和纵横家,则基本上抱否定态度。在文学艺术上,《吕氏春秋》遵循儒家隆礼乐、敦诗书的思想,并与道家“贵生”、“重生”的观点联系起来,重视文艺的社会作用和对个人身心的陶冶作用,故其为文,讲究文字简洁,形象鲜明,尤其重视寓言在说理中的作用,富有浓郁的文学意味。如《去尤》篇为阐明主观偏见是人认识受到局限的一个根源,连用了3个完整的寓言加以譬说,其中“人有亡鈇者”一则讽刺全凭主观臆想下判断的人,尤为人们所熟知。其它如“刻舟求剑”(《察今》)、“黎丘丈人遇鬼”(《疑似》)等则,也都内容丰富,寓意深刻。

《吕氏春秋》有东汉高诱注本,清代毕沅也有校注本。今人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是较为完备的本子。

吴先宁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96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