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蓼萧 |
释义 | 蓼萧 《诗经·小雅》第19篇。全诗4章,章6句。这是一首赴君子之宴的人颂誉君子的诗篇。据陈子展《诗经直解》对全诗内容作的概括,首章“言已见君子,燕飨笑语,得倾其向慕之忱”。次章“言君子人物非凡,祝其寿考无已”。三章“言君子以兄弟相待,祝其德寿且乐”。末章“言君子车驾之盛,祝其为万福所聚”。明人孙《评诗经》说:此诗“写一时欢乐光景,蔼然可味。首章点得透快。二、三章归之德,是诗骨。末章借车马写意,陡发而缓收,正是顿挫。”对此诗的主旨,历来多有争议。《毛诗序》说:“《蓼萧》,泽及四海也。”《郑笺》说:“‘既见君子’者,远国之君朝见天子也。”是知《毛诗》认为此诗是天子宴饮远国之君的乐歌。朱熹认为《序》说“臆说浅妄”,他认为此诗当“为燕诸侯之诗”(《诗序辨说》),他在《诗集传》中解说道:“诸侯朝于天子,天子与之宴以示慈惠,故歌此诗。”现代某些学者认为《毛诗序》、《诗集传》的说法均欠妥,遂另立新说,但其间也有很大差异。如高亨《诗经今注》说:“这首诗的作者受到贵族的恩惠,因写此诗向贵族表示感谢,并为贵族颂德祝福。”又如袁梅《诗经译注》说:“这是代表奴隶主阶级的王公贵族彼此称誉祝颂之辞。” 颜廷文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143-6144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