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壮族文学史
释义
壮族文学史

民族文学史著。欧阳若修、周作秋、黄绍清、曾庆全编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第1版。全书分上、中、下3册。根据壮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情况以及壮族文学自己的特点和发展脉络,全书分为4编。第一编为“布洛陀时代的文学”,这一时代以神话为主体,包括天地日月的形成、千种万物的来源和洪水泛滥兄妹婚配再造人类等神话传说;第二编为“莫一大王时代的文学”,这一时代包括秦汉到宋这个时期的文学,以英雄史诗、古代民间传说、民间歌谣为主体;第三编为“《嘹歌·唱离乱》时代的文学”,这一时代包括元朝到1840年鸦片战争这个时期的文学,以叙事长诗、民间传说、机智人物故事、说唱文学和早期的壮族文人书面文学为主体;第四编为“‘黑烟变火花’时代的文学”,这一时代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壮族近代文学,包括太平天国和中法战争时期的革命歌谣及传说故事、反帝反封建传说故事、叙事长诗、民间戏剧、后期壮族文人书面文学等。这4个部分,对壮族文学作了归纳和概括,并进行了断代和分期。书中就壮族文学的两大类别即民间口头文学和文人书面文学作了考察和分析,对壮族文学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发展形式、特点、特色作了全面的论述,指出其地区差异性,说明其文学样式的丰富多彩情况,对其表现手法上的特征、尤其是浪漫主义手法作了论述和评价;在论及具体作品时,考证其大体时代和历史背景,说明在形式上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其思想内容和在特定阶段上的特定作用。《壮族文学史》在《广西壮族文学》一书的基础上进行编写,前后经历了26个年头。1958年9月,根据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工作座谈会的精神,经中共广西区党委宣传部批准,成立了壮族文学史编辑室。在进行调查、搜集和掌握相当资料的基础上,于1960年8月写出了《广西壮族文学》(初稿),1961年7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79年2月,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计划座谈会在昆明召开,会上确定《壮族文学史》仍由广西负责编写。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抽调欧阳若修等人组成编写组,继续中断了18年之久的工作。经过3年时间的努力,《壮族文学史》出版。

田方玲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309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