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建国日报晚刊·春风
释义
建国日报晚刊·春风

现代报纸文艺副刊。上海《建国日报晚刊》副刊。日刊。1945年10月10日创刊。同年10月24日出至第15期后,因被国民党政府查禁而终刊。共出15期。仰山(夏衍)主编。《春风》是抗战胜利以后上海最早创刊的报纸文艺副刊之一。编者表示:“我们不想自鸣清高,也不想迎合低级趣味,我们想综合两者之长,革新两者之短”,尽可能为读者提供一些“知识和趣味并重”的“精神上的粮食”(仰山《杂谈副刊——代<春风>发刊词》)。《春风》以内容丰富,文字精悍为特色。辟有文化短讯、欧风美雨、科学漫谈、抄报存照、读者与编者等栏目。注重传递讯息,沟通上海和外地的互相了解和交往。如编者考虑到沦陷8年的上海人民不大了解所谓“大后方”的真实情况,针对官方报纸的吹嘘造谣,以“老愚”为笔名,每天发表1篇四五百字的“乱离人语”,揭露大后方的种种奇闻怪事;一卒的一组《战时文人图像》,则以素描的手法,介绍了茅盾、老舍、胡愈之、叶圣陶、张恨水、阳翰笙等十多位进步作家在抗战中含辛茹苦,以笔作战的动人事例。由于切合人民大众的需要,《春风》在各阶层人士中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夏衍以“巴客”为笔名写的“上海人最怕两种人,一种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种是从地下钻出来的”等补白文字,曾不胫而走,在上海人民中广为流传。刊物还广泛约请文坛名家撰稿,发表有郭沫若的《人民世纪的文艺》、茅盾的《关于“原子弹”》、叶圣陶的《胜利随笔》、洪深的《双十谈戏》、聂绀弩的《容易学的倒不学》等,这些文章大都文字精辟,说理透彻,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现实意义。主要撰稿人还有萧三、陶行知、柳亚子、叶浅予、葛一虹、曹聚仁、王季风等。

张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05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