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
释义 |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唐代七言古诗。李白作。约作于天宝八载(749)诗人在金陵时。此诗为李白集中抨击时政、指斥当道最为鲜明有力者。如“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数句,斥责了唐玄宗时代以斗鸡致贵的贾昌和天宝八载以屠石堡城而邀功的哥舒翰。“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数句,为天宝六载被奸相李林甫迫害致死的北海太守李邕和刑部尚书裴敦复鸣不平。又如“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数句,揭露了忠奸不分、贤愚莫辨的黑暗现实,并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无比愤慨。“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等诗句,表现了诗人蔑视功名富贵、不肯受朝廷羁束的高尚节操。此诗嬉笑怒骂,无所顾忌,极富诗人桀骜不驯的个性色彩。诗中三、五、七、九言交错使用,造成激情喷涌、一泻千里的气势。总之,无论思想意义或艺术特色,此诗均应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薛天纬,任一鸣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754-5755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