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释义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现代文学潮流。亦称普罗文学。早在20年代初期,一些早期共产党人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开始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中国文学状况,提出发展革命文学的某些主张,逐步在一些激进的民主主义作家中获得反响。1928年初,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的革命作家有感于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斗争新形势,并受到国外,特别是苏联与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影响,遂转而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普罗文学,普罗为Proletariate音译简称),要求文学鲜明地反映无产阶级的革命要求。他们译介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与文艺理论,探讨和阐发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性质、任务,创作“革命文学”作品,迅速形成引人瞩目的潮流。但由于自身思想不成熟,加之受到国内外社会主义思潮中“左”倾思想的影响,他们错误地判断中国革命已经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甚至把资产阶级乃至小资产阶级当作打击对象,由此否定“五四”文学革命和“五四”后民主主义新文学的发展,并把鲁迅、茅盾、叶圣陶、郁达夫等列入非革命倾向的落伍者之中。在革命文学的理论倡导中又提出诸如夸大文艺的社会作用,漠视文艺特性,把文艺等同于一般革命宣传工具,以及对于知识分子世界观转变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等错误观点。鲁迅同他们进行了激烈的论争,批评了他们脱离中国实际的种种错误观点。1930年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与论争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有明确奋斗纲领的统一的左翼作家组织。它以鲁迅为旗帜,以新的规模与面貌,深入地推进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发展。在抗击反革命文化围剿、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培养与造就青年革命作家、发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等方面,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的成就。

阎承尧;朱东兀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12-51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8: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