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传洪 |
释义 | 王传洪1927— 当代编辑出版家。笔名李拔、吉悌、方言等。江苏省苏州市人。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曾在上海市上海中学读书。1941年12月离沪赴苏北,参加新四军,在一师一旅战地服务团文艺通讯组,歌咏队工作。1943年1月到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学习。1944年6月该校毕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分配到新四军一师兼苏中军分区政治部宣传部,担任《抗敌杂志》和《苏中报》部队版的校对工作。1945年至1947年,任一师五十二团团报《工农兵》编辑。1947年后至1949年,任华东野战军一纵二师师报《挺进报》主编,后期调任五团宣教股长。1950年秋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军报《前锋报》副总编辑。1952年回国后调任华东军区政治部《华东战士》杂志编辑。1955年到总政治部文化部解放军文艺社,历任小说、散文组和评论组编辑、编辑组长。1966年3月任《解放军文艺》副总编辑。1976年1月调总政文化部任文艺处副处长,不久下“五·七”干校。粉碎“四人帮”后回总政文化部,先后任文艺评论组组长、文艺理论研究处处长。1982年底回解放军文艺社(即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任社长兼总编辑,参加编辑《昆仑》文学双月刊。1985年底离休。 解放后他长期从事文学编辑工作,广泛联系作者。60年代开始,他积极参与解放军文艺社主办作者读书班、写作班、笔会等工作,同编辑部同事一道,发现和扶植了很多部队作者,有一些已成为知名作家。他参加编辑过一些优秀作品,其中主要是散文、特写、报告文学、回忆录、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他担任大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的常务编委,积极促使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该社所承担的部队作家刘白羽、王愿坚、黎汝清、李英儒、徐怀中、李瑛、梁信、魏巍、胡可、陆柱国、胡奇等研究专集。 编辑工作之余,他还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在《解放军文艺》和《解放军报》上发表后被地方报刊、出版社转载或收入集子的通讯、特写、报告文学作品有《祖国的眼睛》、《金门一个榴弹炮连的覆灭》、《战船齐放》、《战友》、《站在肃反斗争的前列》、《纯粹的战士》等。评论文章《战斗热情最可贵——漫谈魏巍抗美援朝时期的散文》曾引起一定反响。 何奈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05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