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鹖冠子 |
释义 | 鹖冠子 先秦道家的散文著作。据汉代班固说,作者是楚人,居深山,以鹖为冠,曾游赵。大约生活在赵武灵王至赵惠文王时期,即公元前310年至公元前260年之间。其书真伪,唐以后意见不一。当代学者将新近发现的先秦佚书与之对照,发现不少思想观点相近,一些语句相同,从而确认其为先秦古籍。《鹖冠子》的思想,以道家为主,但不排斥儒墨;讲究刑名法术,又信从阴阳五行、天文术数,对军事也感兴趣。具有一定唯物论和辩证法因素,也有某些神秘色彩。《鹖冠子》的文章,曾得到韩愈的欣赏。明人朱养纯说:“其联属精绝,深微奇奥,为六国竞士之先鞭。” (《鹖冠子评注》序)今本19篇,基本上是散文,一部分有韵。如《世兵》篇中的一段,曾为贾谊《鵩鸟赋》所吸收。多数文章是专论体,也有少数对话体。如《世贤》篇中的魏文侯问扁鹊,认为最高明的医生是防患于未然者。实际上是寓言,以医病喻治国,包涵着深刻的哲理。通行注本有宋人陆佃《鹖冠子解》。 谭家健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157-6158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