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钱林
释义
钱林1762—1828

清代学者、诗人。字东生,一字叔雅,号金粟。仁和(浙江杭州)人。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充广东、四川乡试考官,升侍读学士,左迁庶子。钱林博览群书,深通经史,尤熟谙本朝名臣言行及河漕、盐榷、钱法、赋税、海运、灾赈等时政。亦工诗。才思敏捷。阮元督学浙江时,曾称他为“华实兼茂之士”。他的诗以五古较优,写法上受六朝诗风影响,喜用对偶,词藻富丽。如《龙津镇岸边有竹树村落因以为咏》:“乍迷沽酒径,试望支机津。圆沙萦细篆,澄波茸素鳞。洲规鹤卵小,栏斗鸭儿新。花坞皆藏艇,茅斋似有人。药香丛布水,竹嫩粉梢春。一廛傥寄此,居然胜子真。”全诗华美工致,刻画景物历历如绘。七绝也有佳篇,如《笛思》:“斜日西楼笛思凉,无端洗马恨茫茫。天涯即在阑干外,岭色江声未是长。”写笛声引起的感慨,含蓄而浑沉。著有《玉山草堂集》30卷、《文献征存录》10卷。

叶君远,董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83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