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缘缘堂随笔 |
释义 | 缘缘堂随笔 现代散文集。丰子恺著。1931年1月上海开明书店初版;至1948年3月印行过12版。这是丰子恺的第一部散文集,收1925—1930年间的作品20篇。1926年秋天,丰子恺住在上海江湾立达学园新建的永义里教工宿舍,弘一法师(李叔同)云游经过此地,他就与法师商量为寓所命名之事。法师叫他在小方纸上写了许多自己喜欢而又可以互相搭配的单字,团成纸球,撒在释迦牟尼画像前的供桌上,拿两次阄,拆开来都是“缘”字,于是就将寓所命名为《缘缘堂》,当即请法师写了一幅横额,装裱后挂在寓所中。本书的随笔大多写于此地,因而题为《缘缘堂随笔》。后来,丰子恺在家乡石门湾祖屋旁自建真正的“缘缘堂”,就辞掉教职回家专心绘画作文,《缘缘堂随笔》也就成了其随笔作品的通称。1957年,他应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约请,选编自己的散文选集,也题为《缘缘堂随笔》,选录1925—1948年间的作品58篇,其中选自本集的有11篇。本集作品或探究人生和自然的底蕴,带有玄思妙悟特色和怀疑悲苦气息,如《剪网》、《渐》、《秋》等;或描绘儿童相,讴歌和崇拜童真,反省成人社会的异化病态,如脍灸人口的《儿女》、《从孩子得到的启示》和《华瞻的日记》等;《东京某晚的事》、《闲居》、《楼板》等文章则抒写日常生活感兴,反映世态人情,表达自己向往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这部散文集既反映了作者早期的思想状态,又体现了其随笔艺术的基本特色,是他的散文代表作之一。 汪文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908-590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