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云南小说选 |
释义 | 云南小说选 当代短篇小说集。中国作家协会昆明分会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收集了曾在云南工作过和仍在云南工作的37位作家的38篇短篇小说,是较全面地反映1949年至1979年30年间云南短篇小说创作成绩的一个选集。卷首附有前言,说明该书是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30周年的礼物,选集顺序除在前边收了已故著名作家刘澍德两篇外,其余均按发表先后排列,每个作家只收1篇。 选集中22篇作品是反映云南边疆解放初期解放军战士英勇斗争和少数民族人民在共产党、人民政府领导下挣断锁链、获得新生、建设新边疆的深刻变化的,如《猛铃河的春天》(林予)、《当芦笙吹响的时候》(彭荆风)、《一个无铃的马帮》(白桦)、《留在远方的“奴隶”》(安枫)、《打碎了的锁链》(黎振纲)等;其次,描写工矿生活的4篇,如《第三次要求》(王梅定)、《父子兄弟》(李鉴尧)等;描写农村生活的3篇,如《老牛筋》(刘澍德)等;描写地下党游击队斗争生活的2篇,如《老游击队员》(王松)等;此外,描写外省战斗生活的5篇,如《党和生命》(寒风)、《小霞》(苏策)等。上述作品均系解放后17年间发表的。“文革”十年中没有收入任何作品。粉碎“四人帮”后反映“文革”期间边疆人民遭受劫难的4篇,如《浇透春雨的缅桂》(柏鸿鹄、杨昭)、《舞台遗恨》(魏孝淳)等。书中收少数民族作者作品3篇,即《杜鹃花开的时候》(彝族李乔)、《打火》(彝族普飞)、《没有织完的统裙》(白族杨苏)。影响颇大的是《没有织完的统裙》,它描写景颇族姑娘娜梦在新生活的冲击下,打破母亲“姑娘只是织几条漂亮统裙,找个如意男人”的旧思想,又种集体玉米,又开共青团会,还要到外面去学气象管天管地管风雨,再也安不下心织统裙,最后还是母亲把没有织完的统裙放在她的背包里,象鹰一样飞出山寨。这篇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茅盾、叶圣陶和冰心都曾撰文称赞。 陈见尧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7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