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云览 |
释义 | 高云览1910—1956 现当代作家。笔名健民。福建厦门人。出生于一个华侨家庭。父亲曾做过小酒店账房。家境贫寒,小时候经常饿着肚子去上课。1926年到上海,在同乡会馆办的无须缴费的泉漳中学念书,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一年后其父去世,辍学回乡。从此为生计奔波,做过小报记者,国文教员等。经常失业。1930年厦门中共省委机关大批革命者被捕,党的地下组织成立破监委员会,组织了大劫狱。事件发生不久,一位朋友拿来有关材料,希望高云览用文学作品形式加以反映。他十分激动,据此写了一部中篇小说《前夜》,署名健民由上海湖风书局秘密出版。1933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7年到马来亚麻坡(MNAR)中华中学任教务主任。参加过马来亚共产党领导的“抗敌后援会”和陈嘉庚领导的“南洋华侨回国慰问团”的活动,发表过不少介绍国内人民抗敌斗争的文章。日军占领马来亚后,他以经商为掩护到达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曾在马来亚《现代周刊》上发表小说《春秋劫》。1946年后为陈嘉庚、胡愈之等人创办的《南侨日报》股东,参加中国民主同盟。1949年被新加坡英国殖民当局以“红色商人”之名逮捕并驱逐出境。1950年经香港辗转回祖国大陆,定居天津。1952年,他重新执笔,搜集史料,决心“补完那个20多年来一直悬着没有完成的任务”(《小城春秋》的写作经过》),以惊人的毅力开始写作以1930年厦门大劫狱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小城春秋》,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完成了这部作品。1956年6月因肠癌去世。小说于同年1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它以深沉的情感和激越的气势,描写地处祖国东南边陲的厦门从1927年至1936年10年间所经历的历史性动荡,作品富有引人入胜的传奇色彩。 魏守忠,汪大钧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96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