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
释义
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

当代散文集。毛岸青、邵华、李淑一、周立波等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6月第1版。1979年再版时,除保留了原书的部分文章并在文字上作了一些修改外,还增补了部分颂扬朱德、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作品。修订本共收23位作者的19篇散文。本集作品以真挚、深情的笔触,抒写了对毛泽东及其战友们的怀念与回忆。《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爸爸希望我们壮健和进步》两篇,亲切地回忆了做为父亲的毛泽东对自己儿女的严格教育。他让刚刚从苏联学习回国的毛岸英,再去农村的“劳动大学”继续学习;他谆谆告诫去江陵“四清”的邵华努力在斗争中锻炼,牢记人民的疾苦,要永远和人民心连心。文中还记述了毛泽东对体育活动的重视与醉心,动人地描绘了他在海上的大风大浪里击水中流的风采。《韶山的节日》记述了1959年毛泽东在罗瑞卿的陪同下,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为父母亲扫墓,探望乡亲父老的情形。《丹桂飘香》、《大地上的朵朵火焰》、《九峰行》、《水上朝露》、《先农坛记》等篇,从参观访问的角度,分别记述了毛泽东青年时期求学、在醴陵考查农民运动、领导秋收起义的队伍会师文家市九峰山、在水口镇叶家祠阁楼上亲自主持入党仪式等革命活动,以及在“文化大革命”中巡视大江南北时的一些历史性场面。《忽报人间曾伏虎》与《从板仓到上海》两篇,回忆了杨开慧烈士献身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毛岸英兄弟三人在白色恐怖下逃离虎口的艰险历程。《湘南暴动春雷响》与《周恩来同志在长沙大火中》,记述了朱德、陈毅领导湘南暴动和周恩来在抗日救亡初期,为维护人民利益,就国民党在长沙实行“焦士政策”与其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动人事迹。《周总理来到韶山冲》、《迎着太阳走》等篇,记述了周恩来、董必武到韶山访问时表现出的崇高的道德风范。《深切的怀念》、《丹心昭日月,刚正垂千秋》、《一封终于发出的信》3篇,以沉重和发人深省的笔调,回忆了贺龙、彭德怀与陶铸这些开国元勋和功臣,在“文化大革命”中惨遭林彪、“四人帮”的迫害,含恨而死的悲壮史实。其中以书信体的形式,向含冤而逝的父亲倾诉自己深沉的思念之情的《一封终于发出的信》(陶斯亮著),是粉碎“四人帮”后涌现的大量纪念性散文中的名篇。

傅信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989-299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