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中篇争鸣小说集
释义
中篇争鸣小说集

当代中篇小说集。石峰、陈子伶编。《1983中篇争鸣小说集》、《1984中篇争鸣小说集》均由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年12月出版。这两本集子,选收了1983年至1984年间,谌容的《杨月月和萨特之研究》、古华的《相思树女子客家》等有争议的作品17篇。这些作品,或反映一定的社会思想观念,或反映某种美学观念的变化,或体现作家的创作思想乃至某种探索。每篇作品后,都附有争鸣文章。如王润滋的《鲁班的子孙》。该作通过对两代木匠不同思想性格的刻画,进行了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金钱与道德的冲突。雷达在《<鲁班的子孙>的沉思》一文中,肯定作品“现实主义的清醒和某种深刻性”的同时,批评作品“有着用道德和善恶来评价生活的弱点”。秦晋《也谈对<鲁班子孙>的评价——给雷达同志的信》中却认为,雷达的说法过于“复杂”而变得模糊不清,认为作者“是从传统道德的角度反映改革中的问题”,创作思想的脉络并不复杂,而用“道德化的历史观点观察生活的人,就很难说他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有些争议作品之后,还辑有作家自己参加争鸣或谈创作的文章,其中有魏雅华的《我写<瞳孔>》,从维熙的《开掘华夏之魂——关于<雪落黄河静无声>》,张贤亮《关于<绿化树>的一些说明》,郑彦英《关于<太阳>给<中篇小说选刊>编辑部的信》等。

楚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90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4: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