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报春花
释义
报春花

当代话剧。崔德志著。初载《剧本》1979年4月号。不久《文汇报》、《工人日报》、《新华文摘》等报刊相继全文或选场转载。同年8月,这部7场话剧由辽宁省人民艺术剧院在沈阳首演,引起更加强烈的反响。中国戏剧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年同时出版。中央电视台先后4次向全国播放演出实况录相。文化部邀请该剧进京参加庆祝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从1979年8月至1980年12月,全国约有100多个剧团排演该剧,演出总场数达1万场。观众约两亿人次。该剧曾获献礼节目演出一等奖,创作一等奖。剧本尖锐地触及了建国以来多级党政部门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左”的阶级路线和组织路线。这条路线曾使大批拥护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但“出身不好”的人被排除在无产阶级队伍之外,受到社会极不公正的待遇。这条路线在“文化大革命”中发展成为反动的“血统论”则更严重地挫伤了成千上万无辜的人,使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都受到沉重的打击。这种消极因素不仅影响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也给社会造成隐患。作者以巨大的社会责任感,大胆而敏锐地提出这一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自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共鸣。陈荒煤评论说:“肃清‘唯成份论’及林彪、‘四人帮’反动的‘血统论’的流毒,正确执行党的‘重在表现’的政策,是一个解放生产力的大问题。《报春花》揭示了这一个矛盾,提出了广大人民普遍关心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这还是我国戏剧创作中从来没有表现过的题材和主题。”(《关于<报春花>的一封信》)《报春花》对组织路线和阶级路线中“左”倾思潮的批判,对当时正在兴起的突破禁区,打碎枷锁的思想解放运动具有推动作用。《报春花》中塑造的最动人、最成功的形象是青年纺织女工白洁。作者真实地写出了这个在共和国旗帜下成长起来的“出身不好”的青年人所面临的复杂难言的处境和她洁白无暇的灵魂。她政治上刚正无私,工作上不断创造,可是她既得不到荣誉,也不敢有爱情。人性的追求和压抑,构成了她内心激烈的悲壮的冲突,给这个工业题材的戏剧增添了浓郁的抒情气氛。白洁的形象是此前的戏剧和文学作品中未曾出现过的。该剧美中不足之处是主要人物个性不够鲜明,语言不够生活化,政治色彩太浓。大团圆的结局也削弱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王新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874-287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0: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