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萧军和《文化报》事件
释义
萧军和《文化报》事件

现代文学论争。1947年以后,萧军在他主编的哈尔滨《文化报》上,撰文就土地改革、与苏联关系、青年思想改造以及解放战争等问题提出一些看法。1948年5月1日宋之的主编的《生活报》创刊后不久,即刊文指责萧军在《文化报》发表的《风风雨雨话“王通”》美化汉奸,为反动人物开脱罪责,从而引起两报的论争。8月26日,《生活报》发表题为《斥〈文化报〉的谬论》的社论,认为该报发表的《三周年“八一五”和第六次“全代会”》影射诬蔑苏联是“赤色帝国主义”,《来而不往非“礼”也》“恶毒的挑拨中苏民族仇恨,煽动反苏情绪”,《抚今追昔录》(萧军)反对人民解放战争,把革命战争歪曲为“萁豆相煎”。萧军则在《文化报》发表《文艺上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社评,以及总题为《古潭里的声音——驳〈生活报〉的胡说》的署名文章,反驳《生活报》的指责。在此期间,《生活报》发表了一批社评和署名文章,《东北日报》、《文学战线》、《知识》等报刊也发表了大量文章,将对萧军和《文化报》的批判推向高潮。其中刘芝明《关于萧军及其〈文艺报〉所犯错误的批评》一文,对萧军进行全面的批判,在当时影响颇大。1949年4月1日,《东北日报》发表东北文艺协会《关于萧军及其〈文化报〉所犯错误的结论》,给萧军定了反对人民革命战争、反对土地改革、反对苏联的罪状,要求将这种“反动思想”及其“翻版”,“从文艺战线上驱逐出去”。同月2日,《东北日报》又发表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萧军问题的决定》,肯定了对萧军的批判,表示赞同东北文艺协会对萧军的结论,并决定“停止对萧军文学活动的物质方面的帮助”。由此,《文化报》被迫停刊,并展开了“肃清萧军反动思想”的政治运动。

1980年4月,中共北京市委为萧军正式平反,确认他是“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有民族气节的革命作家”。

铁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224-522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18: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