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词话 |
释义 | 词话 元明说唱文学的一种。元初即已盛行。元人完颜纳丹编纂的《通制条格》卷27《杂令》载:“至元十一年(1274)十一月,中书省大司农呈:河南河北道巡行劝农官申:“顺天路束鹿县镇头店聚约佰人,搬唱词话。”《元史》卷150《刑法志》第53刑法(四)禁令说:“诸民间子弟,不务正业,辄于城市坊镇,演唱词话,教习杂戏,聚众淫谑,并禁治之。”可见词话在当时已有相当影响,而它在此之前于宋代必然就已流行了较长一段时期。元末明初人陶宗仪《辍耕录》卷25中说:“宋有戏曲、唱浑、词说。”有人认为这里的“词说”即指词话。今见最早的词话刊本,为明成代年间北京永顺堂所刊《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出身传》等13种,其形式是散文、韵文交织,或全部韵文,韵文基本为7字句,间有攒10字(以“三、三、四”10字句组成的唱词)的小段。又有明天启、万历年间刊印的《大唐秦王词话》,以散文、诗、骈文三者组成,散文的份量最多;诗次之,以七言为主,间有十言的,用来叙事,在散文与散文间起疏通作用;骈文最少,作描状事物时采用。另外还有明人杨慎的《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这是文人所作的讲史话本,只是供案头阅读,而不是供艺人说唱的,不过在形式上保留了“词话”的名称而已。万历年间出现的《金瓶梅词话》,则是名为“词话”的长篇小说。 刘桂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216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