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萧云从 |
释义 | 萧云从1591—1668 清代画家、诗人。字尺木,号默思、无闷道人。江南芜湖(今属安徽)人。明崇祯九年(1636)、十五年两科副榜。入清不仕,闭门著述而终。云从有画名,善画山水人物。诗流传不多,全部为七律。内容或写今昔盛衰之感,或写“乱离播迁,亲友凋残”(《移居诗自序》)之状,悲哀愤懑,溢于言表。如“东风渐已回天地,鳷鹊空残冷雾间,”(《钟山梅下诗》)“鬓短霜繁潦倒甚,杖藜挥泪过荒墟。”(《移居诗》)“长话只因经乱后,避人偏觉此身多”(《惜娉诗》)等。他有时不为声律所拘,只求尽情吐露胸中郁积之气。词畅意达,无限悲慨。其诗文集已失传。黄钺辑得其诗一卷,与汤燕生诗合刻为《萧汤二老遗诗合编》2卷,约嘉庆间刊。 董伟,叶君远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221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