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鄂尔泰
释义
鄂尔泰1677—1745

清代诗人。姓西林觉罗氏,字毅庵。满洲镶蓝旗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举人,授侍卫。雍正朝,累官云南、贵州、广西三省总督,进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乾隆朝,授军机大臣,谥文端。他一生军功、政绩卓著,不以诗名世。但他的诗却得到袁枚、沈德潜等人的推重。沈德潜说他的诗“意格自高,熔冶《骚》、《选》者转未能或先。”(《清诗别裁集》卷18)他最善长近体,其特点一是精于锤炼联语。如“除去诗篇何有癖,独于山水不能廉。”(《赠学使中丞法渊若》)“从知三万六千日,半是东西南北人。”(《滇中回宿易隆诗示送行者》)“杨柳情多因带水,芭蕉心定不闻雷”(《偶成》)等,均可见出他锤炼诗句的功力。二是好发感慨。如七绝《清明祭扫毕有感》:“石桥西下白杨堆,宿草初从暖气回。一陌纸钱三滴酒,几家坟上子孙来?”还有《经略北军吊战殁诸将佐》:“虫沙猿鹤总堪哀,持节筹边塞上来。闻道将军期马革,几人真个裹尸回?”无不一唱三叹,令人动情。著有《西林遗稿》6卷。

董伟,叶君远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37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