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都会咏叹调
释义
都会咏叹调

当代中、短篇小说集。刘心武著。作家出版社1986年3月初版。内收1个中篇、两个短篇。卷首有王蒙写的《序——“问题文学”的再度青春》,卷末有作者的《后记》。其中,《5·19长镜头》写1985年5月19日晚,北京体育场发生的球迷骚乱事件。观球赛的中间有个叫滑志明的青年工人,在家里受了气,对象小瑛子怏怏离去,又把借的录象带洗成白带赔了钱,走上街与路人发生龃龉,本想看球赛发泄淤气,谁知中国队失利,使他和球迷们产生“巨大心理落差”,卷进集体狂乱之中,铸成终身难忘祸乱。作品通过对“5·19事件”的客观叙述和滑志明这一“浅思维”青年形象的塑造,否定了国内外舆论关于“5·19事件”是中国人“排外意识”等分析评论,指出它是全人类共有的竞赛狂热大发作,其中又揉杂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沉淀,特别是近30年政治经济变动的心理投影。作品因及时反映国内外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引起强烈反响,在艺术上是“站在政论、报告文学和小说交叉点上写出的‘怪作’,具有独特审美价值”(蒋守谦:《“第五步”:读〈5·19长镜头〉联想》。)围绕滑志明形象塑造问题引起争议:有人认为,应选择真正球迷典型,解剖这一事件的真实动因与心理特征;有人认为,塑造滑志明这一“浅思维”青年形象,更能解剖民族“集体无意识”,触及社会改革和教育青少年一代的大问题;还有人认为,应多角度、多层次塑造人物,才能全方位把握事件真相。球迷则感到滑志明这一形象玷污了他们神圣的感情。《公共汽车咏叹调》写首都公共汽车的交通态势。作者化了1个月时间,每天用4小时乘车,感受1平方米挤13个人的滋味,同时走访调度员,司机、售票员之后,完成这篇作品。小说着重刻划了司机韩冬生、售票员夏小丽的心态,反映他们对自己生活处境的不满情绪,及因社会贫富不均带来的心理上的不平衡;还写了他们与乘客的隔膜与沟通。小说“既尖锐又宽容,即勇敢泼辣又洋溢着一种新的历史时期的祥和之气。其对改革时期新出现的心理不平衡的问题的剖析,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公共交通领域”(王蒙:《序》)。发表后产生强烈反响。以上两篇小说命名为“纪实小说”,得到文艺界和读者承认。集中还收有中篇小说《立体交叉桥》(见“立体交叉桥”条)。

黄裳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70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