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菡子 |
释义 | 菡子1921— 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方晓。江苏溧阳县人。1934年入苏州女子师范。1937年到赣东苏区从事宣传工作。1938年参加新四军,历任新四军服务团民运组组长、创作员、团战地服务队副队长,《前锋报》、《抗敌报》、《淮南日报》编辑、记者,《淮南大众》社长兼总编辑。1945年在华中新华书店出版小说《纠纷》,获解放军人民文学2等奖。后任淮南妇联、山东妇联宣传部长、华东妇联宣传部副部长。1952年随中国作协创作组去朝鲜战场体验生活。1954年在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群象》与《和平博览馆》。1955年到1956年,她曾深入安徽农村并在两个大型水库任职。1956年夏调中国作协任创作委员会副主任。1957年任安徽省委宣传部处长。1962年任宜兴、吴县县委常委。先后出版了散文集《幼雏集》(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年)、《前线的颂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初晴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年)。“文化大革命”后,她担任上海市作协副主席,先后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万妞》(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年),散文集《素花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乡村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乡村童年》(天津新蕾出版社);电影文学剧本《江南一叶》(与李纳合作》。她的代表作是短篇小说《纠纷》、《万妞》、《妈妈的故事》,散文《激渡》、《路》、《黄山小记》、《看戏》、《第一次行军》。她的作品构思新巧,富有哲理和诗意,有馥郁的抒情格调。其作品多次收入中学课本,有的译介到国外。 韩壮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240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