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藏头诗 |
释义 | 藏头诗 古典诗歌中杂体诗之一。又称藏头格。一般是指将所言之事藏于诗的每句之首,合读各句首字,则寓意全明。如《水浒传》中,吴用题卢俊义宅壁诗曰:“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合每句首字则为“卢(芦)俊义反”四字,见出吴用劝卢反叛官府的用心。词中也有沿用此格的。如苏轼的[减字木兰花]等。此体起于何时,已不可确考。但窥其作法,当系从建除体沿袭而来。建除体是隔句藏字(故从作法上划分,建除体当亦属藏头诗),藏头格是句句藏字,稍有发展而已。所以,可推知此体当产生于南朝时期。另外还有二种藏头诗。一是作8句律诗,前三联皆具言所寓之景与情,至末联方点明题意(见《冰川诗式》)。二是将诗的第一字暗藏于诗的最后一句(见《诗体明辨》)。 吴小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360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