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屈复
释义
屈复1668—1744?

清代诗人。字见心,号悔翁,晚号金粟道人。蒲城(今属陕西)人。19岁试童子第一。27岁出游,流寓郯城。后周游于晋、豫、吴、越等地。其间曾四至京师。他在诗中也自称“七十有七龄,半百在行旅”。但他出游既非谋食,亦非图名,而志在恢复明室,有与顾炎武、刘献廷同样的志向。乾隆元年(1736)他不应博学鸿词科试,又两次辞却朱邸之召。终生未归故里,卒于维扬。他一生多与贵人交往,却不迎不送,不作寒喧语。并自负有经天纬地之才,曾说“随行一卷书黄石,烂在胸中三十年”(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8)。

屈复平生喜“讲论诗文源流、诸史兴亡陈迹,以及关河扼塞、兵马漕盐、天文律历诸事,剀切鲜明,言之凿凿”(《清史列传·文苑传》)。他的诗,不论咏史纪事,还是酬答唱和,多寄托他的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如顺治六年吴三桂率兵镇压蒲城义军,交战于流曲川,父老乡亲痛骂吴三桂卖国逆贼,吴三桂大怒,大肆屠杀百姓,死者10余万人。屈复在康熙二十五年途经此地,作《过流曲川》诗并序,记述了这次惊心动魄的惨案,颂扬义军,痛悼死者:“降将云台曾未闻,三边侠骨空自香。岂知到海泾渭血,寒潮不上天山雪。井底蛙声竟何在,十万游魂哭夜月。闲花满地生新愁,至今河汉尽东流。同入蒲城化为碧,仙人掌上芙蓉色。”《登东城楼感往事》诗亦咏此事,都写得沉痛悲愤,郁勃苍凉。又如《题元遗山论诗后》,感叹当今没有炼石之手以补苍天:“鸳鸯绣出一生心,野史亭中带泪吟。今古宁无炼石手,补天原不用金针。”尽情吐露了他的恢复故国之志。此外,还有《鲁隐公菟裘》、《春日杂兴》、《秋日杂兴》、《力士椎》、《送故乡亲友下第旋里》7首、《送陈宗五旋里》10首、《红芝驿》等,也都或隐或显地流露出不忘故国的深沉感情。

屈复诗艺术上以雄放、浑劲见长。不少诗作,想象奇特,气魄宏大,行文跌宕,文辞瑰奇,如《琵琶行》、《过流曲川》、《神水行》、《阮咸行留别》等诗,都明显地表现出这一艺术特色。

著有《弱水集》22卷、《楚辞新注》8卷、《杜工部诗评》18卷、《唐诗成法》8卷、《玉溪生诗意》8卷。

王景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051-405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2 15:5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