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邓中夏
释义
邓中夏1894—1933

现代文学评沦家。曾用名邓康、隆勃,字仲懈。湖南宜章人。1917年7月进北京大学文学系学习,曾经写作诗歌。在李大钊影响下,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积极参与组织领导五四运动,并深入工人群众,积极开展工人运动,担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领导过多次工人大罢工的斗争。他还很关心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参与组织少年中国学会,号召“少年中国的文学家”“创造动人的文学以冀民众的觉醒”,并加入“革命的民主主义运动”。1921年应聘为保定直隶省立高等师范学校新文学教授,组织了新文化研究社。此后,还参加了《劳动者》、《中国青年》、《中国工人》等革命刊物的创办与编辑出版工作。1923年,与张太雷、瞿秋白等创办上海大学,任教务长。1923年至1926年间,曾发表《新诗人的棒喝》、《贡献于新诗人之前》、《告研究文学的青年》、《思想界的联合战线问题》、《文学与社会改造》、《中国现在的思想界》等多篇文章,倡导创造革命文学,在中国新文学园地播下了初步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种子,为中国无产阶级文化运动的兴起作了理论准备。此外,还发表了《过洞庭》、《胜利》、《悼歌》等革命诗篇。

邓中夏是中共二、五届中央委员,三、六届中央候补委员。1927年“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后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广东省委书记。1928年在莫斯科召开的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执行委员。在驻莫斯科期间,写了《中国职工运动史》一书。1930年回国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政治委员、湘鄂西特委书记。1931年冬到上海,曾任中国革命互济会党团书记。1935年5月在上海被捕,10月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

王鍾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19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8: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