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唐代民歌考释及变文考论
释义
唐代民歌考释及变文考论

古典文学研究论著。杨公骥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唐代民歌考释”。著者从《敦煌掇琐》所收P 3211、3418佚名白话诗卷,选诗28首,并按其内容拟为6类:第一类,府兵、战争,收唐玄宗朝民歌6首;第二类,地主、雇农、逃户、贫农,收唐玄宗朝民歌7首;第三类,官与吏,收唐高宗、武后、中宗、玄宗时民歌4首;第四类,和尚、道士,收民歌3首;第五类,商人、工匠,收民歌3首;第六类,其他,收民歌5首。本书对所收诗篇分别作出较为详尽的注释和解说,具有通俗明快的特点。著者在《唐民歌28篇考释后记》中推定这些通俗的五言诗是“民歌”。它的制作年代,最早年限为唐高宗朝,最晚年限为唐玄宗朝。由于其内容涉及社会人物及其生活的不同方面,因而在史料学和文学史上具有巨大价值。(按:以上各诗实即王梵志所作,惜未详考)下编“论文”部分,收入《府兵考》、《论开元、天宝时代的经济危机和阶级矛盾》、《论胡适、杜威的历史伪造与实用主义的文学史观》以及《变相、变、变文考论》等4篇论文。著者在“变文考论”中指出:“变文”是由“变相”、“变”而得名,“变相”、“变”又为佛寺壁画所特有的内容,因此,“变文”也可以说是“变相”(壁画)的解说文。“变文”和“变”同时也是继承我国传统的独特的“图、传、赞”形式而逐渐形成起来的新兴文学样式,这对“变文”的整理和研究产生有益的影响。篇末还附有著者的“自序”。

张锡厚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01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