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唐伯虎集
释义
唐伯虎集

明代诗文别集。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著。初刊于嘉靖十三年(1534),凡2卷,为袁所辑刻。所收诗文经过严格挑选,古今体诗分为5类,乐府、游宴各12首,赠送、咏怀各3首,伤悼2首。诗后为赋,有《娇女赋》、《金粉福地赋》,赋后为书序、志铭、碑碣等文,计15篇。至于其所作的杂体、俳体诗及词、曲之属,皆弃而不录。其集看似精粹,反而不能窥见唐寅的全貌。在此刻本基础上,何大成又广为搜辑,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刊刻其集,计22卷:《唐伯虎先生集》2卷、外编5卷、续刻12卷、《六如唐先生画谱》3卷。后曹元亮认为何本虽“稍加补葺,然终非完豹也”,又搜集了150余篇,大多为唐寅中年之作,厘编成《唐伯虎集》4卷、外集1卷、纪事1卷,于万历四十年(1612)刊刻行世。另有明刻本《袁中郎先生批评唐伯虎汇集》4卷、外集1卷。到清嘉庆六年(1801)其裔孙唐仲冕得袁中郎批本4卷和万历间何大成辑刻本,重新编成《唐伯虎全集》,诗文共6卷,补遗1卷,轶事4卷,并附制义、画谱。1925年大道书局铅排此本,1985年6月北京中国书店又影印大道书局本,因而《唐伯虎集》得以广泛流传

唐寅才华横溢,但壮年受挫,因而其诗文集形象地表现其复杂心态:既牢骚满腹,又故作旷达。顾璘《国宝新编》曾说:“子畏坦夷疏旷,漫负狂名,著《广志赋》暨连珠数十首,跌宕融畅,倾动群类,青溪倪公见之,亟称才子,以故翰苑争相引援,骄妒互会,竟媒祸胎。弃落之余,益任放诞,托兴歌谣。殉情体物,务谐里耳,罔辟俳文。虽作者不尚其辞。君子可以观其所矣。”唐寅从六朝文学中汲取营养,词采华美,自有其一股天然之趣,能自成一格。其诗文与前后七子异趣,影响颇广。

王书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02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