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节南山
释义
节南山

《诗经·小雅》第37篇。篇名又简称《节》。全诗10章,6章章8句,4章章4句。这是周大夫家父所写的一首政治讽喻诗。作品通过直接揭露太师尹的乱政误国害民的行为,委婉地讽刺了委政于佞人的昏君周幽王。首章说尹氏逞威压制民言,造成了国家的危局。次章说尹氏的恶行招来了天怒人怨,还无悔改之意。第三章说尹氏的行为同太师职位不相称,埋怨天降此人害民。第四章指斥尹氏重用姻亲,排斥贤才。第五章怨天降灾于民,说明只有贤人才可以消除国家的灾难。第六章怨天误民,由于周王不亲理政事,结果苦了百姓。第七章痛心自己无路可行。第八章描写尹氏喜怒无常的丑态。第九章说尹氏拒谏自用,造成国家不宁。第十章说明作诗讽谏的目的。这首诗的主旨,《毛诗序》说:“家父刺幽王也。”三家诗的《齐诗》认为这是一首讽刺周朝卿大夫好利、争田兴讼的诗(《诗三家义集疏》)。朱熹认为“此诗家父所作,刺王用尹氏以致乱”(《诗集传》)。胡承珙说:“诗词专责尹氏,而刺王之旨自在言外。”(《毛诗后笺》)姚际恒认为全诗用8章揭露尹氏的行为,唯末2章及王,“观此,则家父之爱王切矣,其责恨尹氏深矣”(《诗经通论》)。方玉润也认为“诗以直刺尹氏为主,言王因之不宁”,表现了臣子的爱君之心(《诗经原始》)。关于家父其人的生活时代有3说:1、周宣王时代,三家诗主此说,认为尹氏即尹吉甫。2、周桓王时代,欧阳修《诗本义》,何楷《诗经世本古义》等主此说,他们是根据《春秋》桓公十五年有“家父来求车”作出此论断的。3、周幽王时代,胡承珙《毛诗后笺》,魏源《诗古微》主张家父为周幽王时人,因为“节彼南山”同周桓王时代不合。

胥惠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27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8:5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