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远去的白帆
释义
远去的白帆

当代中篇小说集。从维熙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2月第1版。列为“收获丛书”。书前有作者黑白照片一幅。书末附作者《后记》。本集作品均先在《收获》杂志上发表,是作者以社会主义时期监狱生活为素材创作的“大墙文学”的重要作品结集,共收中篇小说3部。《远去的白帆》(初载《收获》1982年第1期)和《遗落在海滩的脚印》初载《收获》1981年第3期)两篇,反映了50年代中晚期一些错划“右派”在铁窗内外的令人心酸的遭遇。后者收入花城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作者的同名中篇小说集(见“遗落在海滩的脚印”条)。《远去的白帆》通过“右派”叶涛的眼睛,描绘被后母遗弃的少年张铁矛和劳改农场场长寇安等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张铁矛不堪后母的虐待,17岁时因饥饿偷吃点心,被送进劳改农场。他机敏能干,在苦难中仍旧充满仁爱之心,暗中帮助缺乏体力劳动锻炼的叶涛,甚至不惜遭受误解和毒打,为“右派”黄鼎的儿子小黄毛偷吃偷穿。原劳改农场场长寇安,由于正确执行劳改政策,被摘掉了鸟纱帽。他在逆境中,坚持真理,对张铁矛、叶涛循循善诱,并搭救了遭陷害的黄鼎父子,严厉地打击了心肠歹毒的“少尉”,最终为张铁矛等人平反了冤狱。该作获全国第二届(1981—1982)优秀中篇小说奖。《大墙下的红玉兰》初载《收获》1979年第2期)以曲折跌宕的情节,描写“四人帮”横行时期,省劳改局狱政处处长葛翎被帮派分子秦副局长诬陷,在农场惨遭折磨、顽强斗争的悲壮故事。秦副局长勾结农场政委章龙喜和老反革命分子马玉麟,阴谋害死葛翎。葛翎和难友高欣,在农场场长路威的保护下,正气凛然。“天安门事件”爆发后,葛翎和高欣决意做花圈悼念周总理。夜间,葛翎攀上狱墙采摘墙外玉兰树伸进的枝叶,被暗中监视的章龙喜开枪打死。葛翎的满腔热血染红了玉兰花。此篇是作者所创作的“大墙文学”系列的代表作,获第一届(1977—1980)全国优秀中篇小说1等奖。

傅信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531-253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