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踪迹
释义
踪迹

现代新诗散文集。朱自清著。上海亚东图书馆1924年12月初版;1940年10月7版。书中收1919至1924年间创作的新诗31首(编为第1辑)、散文4篇(编为第2辑)。扉页印周作人诗《过去的生命》。

本书是朱自清第一部作品集。书中许多作品反映出“五四”昂扬振奋的时代精神。《光明》表现奋发进取的精神,诗末写“上帝”的一句话:“你要光明,/你自己去造!”《歌声》、《满月的光》、《新年》、《北河沿的路灯》等格调乐观,对未来寄托无限希望。《送韩伯画往俄国》以“红云”比喻苏俄,对一个“提着真心”赴俄的朋友表示羡慕与祝福。一些作品反映“五四”落潮后知识分子的心态。《怅惘》、《转眼》、《除夜》等写苦闷、彷徨的情绪;《匆匆》慨叹时光流逝、无所作为,生动感人,由于作品比喻贴切,寓意深长,语言流畅,成为脍灸人口的新诗名篇。抒情长诗《毁灭》(1922年)通过形象的铺陈描写,表现沉重的失落感,寂寞空虚、惆怅徘徊,但是诗中的主人公“我”并不消沉绝望,决心摆脱种种诱惑、空虚、怅惘,“还原了一个平平常常的我”,走一条扎实的新路:“从此我不再仰眼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步踏在土泥上,/打上深深的脚印!”这首250行的抒情长诗,继承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技巧而又不受其束缚,把中国的新诗推向一个新的水平,作品发表后引起诗坛的轰动,产生很大影响。等2辑4篇散文是《歌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包括《“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绿》、《白水漈》、《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这些散文写景工细,逼真如画,是现代白话美文中“漂亮”、“缜密”文风的代表作。这本诗文集,既奠定了朱自清在新诗史上的重要地位,也显示了他的散文艺术功力。

李葆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23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