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雷锋之歌
释义
雷锋之歌

当代诗歌。贺敬之著。初载1963年4月11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年5月出版单行本,卷首有雷锋画像。这首长篇政治抒情诗写毕于1963年3月31日,是在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后发表的一首引起强烈反响的歌颂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英雄赞歌。全诗1200多行,分6节。第一节作者从8万里风云变幻的世界和祖国漫长的革命征程的广阔背景上高呼“在我们的大地上”、“在党的摇篮中”又站起来“一个多么高大的/我们的/弟兄!”第二节和第三节作者抒写自己同“我年轻的弟弟”、“无比高大的长兄”雷锋的“手足的深情”以及“雷锋”这“响亮的名字”在祖国大地上、在亿万人民的心中引起的巨大轰鸣,并庄严地提出“人,应该/怎样生?/路,/应该/怎样行?”的人生课题。第四节通过黑暗的旧中国和光明的新中国的鲜明对比,斥责那些只相信“最香的/是自己的酒杯,/最甜的/是个人的美梦”,要人民“忘记过去”的人们,从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青春的生命”的高度,歌颂雷锋“真正的人生”和“永远革命”的崇高精神。第五节抒写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带着满身燃烧的血泪扑向共产党怀抱并成长为“共产主义新战士”的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对阶级敌人,对旧社会怀着“深刻的憎”,对共产党和革命领袖充满“强烈的爱”,在“为人民服务的无限”之中找到了自己“最壮丽的人生”。第六节歌唱雷锋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千万个雷锋涌现出来,“我们要/子子孙孙/永不变呵,/辈辈新人/是雷锋!”诗人面对雷锋深情地唱道:“我不能/远远地/望着你的背影/把你赞颂——/我必须/赶上前来!/和你/一起呵——/奔向这/伟大的斗争!”这首诗融中国古典诗歌、民歌和苏联马雅可夫斯基“楼梯式”诗歌的艺术形式于一体,具有独创性,发表后受到读者和诗歌界称赞。艾青肯定作者“在《雷锋之歌》中创造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士兵的光辉形象”(《中国新诗六十年》)。作者曾谈到在1976年,“我从探望我的战友那里得知总理在病重期间又问起我这个人并提起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自序》)。该诗先后收入作者的诗集《放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9月出版)和《贺敬之诗选》(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出版)。

何火任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95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0: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