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永嘉四灵诗集 |
释义 | 永嘉四灵诗集 宋代诗歌总集。收南宋徐照《芳兰轩集》、徐玑《二薇亭诗集》、翁卷《苇碧轩诗集》、赵师秀《清苑斋诗集》,附录4则:其一为志传序跋,其二为诸家题咏酬赠,其三为诸家评论(选自宋至清代的诗话、笔记、杂谈),其四是方回《瀛奎律髓》关于四灵诗的批语。附录皆系点校者收集。四灵诗,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20载“徐照集三卷,徐玑集二卷,翁卷集一卷,赵师秀集二卷,别本天乐集一卷”,今未见。今所传《芳兰轩集》、《二薇亭诗集》、《苇碧轩诗集》、《清苑斋诗集》,皆存于明潘是仁刻《宋元四十三家集》,合计诗462首,或许就是陈氏书录所载旧本。清代诸刻本均出自潘本,有的附有补遗,总计收诗504首。另外,钱谦益绛云楼曾藏有宋本《四灵诗集》,火烬后残存前半部,后归汲古阁毛氏。此残本计甲、乙、丙、丁4卷,甲、乙、丙3卷为徐照诗,丁卷为徐玑诗上卷,与陈氏书录所藏相合,然较潘刻共多出207首。1925年徐乃昌所刊《永嘉四灵诗》(实则仅二徐诗)和1928年永嘉黄群《敬乡楼丛书》中的《芳兰轩诗集》、《二薇亭诗集》均据此残宋本。1985年浙江古籍出版社以黄群本(二徐诗)和潘是仁《宋元名家集》本(翁、赵诗)为底本,校以清代各种刻本,合刻为一册(陈增杰点校)。书中《芳兰轩集》分上、中、下3卷,收诗251首(补遗收诗3首、词5首),《二薇亭诗集》分上、下两卷,收诗160首(补遗4首),《苇碧轩诗集》不分卷,收诗121首(补遗17首)、《清苑斋诗集》不分卷,收诗132首(补遗9首),共计收诗词702首。题名为《永嘉四灵诗集》。 四灵诗作,以抒发个人感受为主,集中大都为流连光景、吟咏田园、抒写羁旅情思以及应酬唱和之作。作品的社会意义不大,缺乏深广的内容和时代风云之气。不过四灵对世事也没有完全忘怀,诗中往往也流露出怀念故国之情。对偏安江左,不图恢复的国策也深为不满。此外,四灵还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疾苦的诗作,如徐照《促促词》、《缫丝曲》,翁卷《东阳路旁蚕妇》,徐照、翁卷的田园诗也包含了不少稼穑之艰辛。艺术上,四灵诗法晚唐贾岛、姚合,刻意求新,多用白描手法。缺点在于格局较小,缺乏阔大的气象,集中尽管不乏警句,却少见通篇俱佳者。总的说来,境界狭窄,格调清寒纤弱,成就不高。 陈建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714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