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阿鲁孜诗律 |
释义 | 阿鲁孜诗律 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和其他东方民族(阿拉伯、波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韵律。起源于古代阿拉伯民族,后被突厥语、波期语诗歌引进。诗行以长、短音节(以辅音结尾的音节为“长音节”,以元音结尾的为“短音节”)的交错变换构成,由不同的音节数目和长、短音组合构成约19种格式。长、短音变换交错使用,略当于汉语中的平仄律,以按规律组成的不同声调构成诗歌的音节美。这一古典诗律在现代维吾尔族诗歌创作中仍被一些人使用。 阿·图尔迪,郝关中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390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