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罗让 |
释义 | 罗让 唐代文学家。字景宣。越州会稽(浙江绍兴)人。贞元十七年(801)登进士第。后又登博学宏辞、贤良方正制科。元和元年(806),与元稹、白居易等同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制科,授咸阳尉。因守父丧,布衣粝饭,十余年。不应辟署。后淮南节度使李鄘延入幕府,除监察御史。历任给事中、福建观察使,兼御史中丞。晚年为散骑常侍,拜江西观察使。卒年71岁,赠礼部尚书。罗让有仁惠之名,有人送他一名婢女,问所从,婢女答道:“女兄九人皆为官所卖,留者独老母耳”。罗让听后很伤心,焚其券书,使婢女归其母,能诗善文。《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罗让集》30卷,已散佚。《全唐诗》卷313存其诗2首,《全唐文》卷525存其文4篇。 苏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730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